電話:0516-82303866
傳真:0516-82300316
QQ:1585990971(一部)
1520488317(二部)
824703019 (三部)

印刷知識
1、出血
也叫留修口,是指在印刷品裁切時超出成品部分的圖案,一般以3mm為準,手提袋、彩箱等包裝類產品,可根據紙張情況適當放大修口面積,如5mm——10mm均可。
2、咬口

3、翻版方式
即拼版方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種:
A、自翻版(也叫原版翻、左右翻):
即印完紙的正面,再印刷紙的反面,不換版、紙張咬口方向不變,左右翻紙。
B、大翻版(也叫上下翻身、天地翻):
即印完紙的正面,不換版,紙張咬口位置顛倒,上下翻紙。大翻版常見于長條型的印刷品,要特別注意紙張開料尺寸、成品尺寸及修口位置大小。通常需要縮小成品尺寸或縮小修口位置,保證咬口、拖稍各有1cm白邊。
C、正反版(也叫換版翻):
即印完紙的正面、咬口方向不變,左右翻紙,換另一套版印紙的背面,此種方式常見于頁數較多的畫冊印刷品。
D、正版:
即紙張只是單面印刷,另—面為空白,多見于招貼畫、包裝盒、手提袋、信封、信箋等印刷品。
在四色印刷中,雙面印刷四色被稱為4C+4C,單面印刷四色被稱為4C+0,正面4色,背面1色稱為4C+1C,依此類推。
4、P數:
“P”的意思為頁(英文Page開頭字母縮寫)。1P為一頁,一個面的意思,一張紙有2個P。一般來說,雜志,畫冊是不能出現單數P的,內頁為4的倍數,這樣才便于裝訂。
5、印張
是指一張全開紙單面印刷或一張對開紙雙面印刷。
6、色令
1色令即為對開一色1千印。
7、PS版:
預涂感光樹脂的薄鋁版。通常用的PS版厚度為15—30絲,經過紫外光曝光,顯影后上機做轉移圖像用,一般彩色圖像印刷有Cyan(青)、Magenta(品紅),Yellow(黃)、Black(黑)四色版,縮寫為C、M、Y、K。
PS版的耐印力一般為1-3萬印左右(視紙張情況而定),所以數量較多的印刷品,PS版損耗也會增加,特別是膠版紙,紙張表面粉塵較多,印刷時對PS版磨損較大,有時幾千印就會出現掉版現象,故計價時要考慮此因素。
8、裝訂方式:
常用裝訂方式有三種
A、騎馬訂:
用鐵釘把多個對折頁或有拉頁的頁面訂在一起。一般要有2個以上的對折頁才能裝訂。
B、無線膠訂:
所有頁面加起來厚度超過3mm的一般采用此裝訂方式,特點是可以以2P為基數遞增,通過銑背用熱融膠做聯接材料,把內頁和封面粘在一起。
C、鎖線膠訂:
用線把2個對折頁以上的頁面穿在一起。最后粘上封面,多用于經常使用的畫冊、書籍等,較為牢固。
上述三種裝訂方式的特點在于,騎馬訂、鎖線膠訂可以把書翻到靠近訂口的位置,而無線膠訂一般不能翻到訂口處,所以做設計時一定要注意圖案,文字排版位置。如用無線膠訂方式,文字就不能太靠近訂口位置。
9、壓痕/模切:
壓痕是指在厚紙上壓一條暗線,(壓痕版上不帶刀刃),便于折頁。模切是把印刷品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圖形制作成模切刀版進行裁切,主要指包裝盒、封套等異形產品,模切版上帶有刀刃。啤(音Bie),廣東,深圳一帶用此字代表壓痕、模切。
10、上光:
是指用透明油墨在紙面上整體或局部印一層,以保護印品內容不被磨花的工藝。通常有UV光、水性光、耐磨光油等幾類,光澤有亮光和啞光之分。上光工藝通常用于不干膠、畫冊等印品上,具有成本低,環保、耐磨等特點。
11、燙?。?/strong>
燙金、燙銀是用凸版加熱后把電化鋁轉移到紙面或其它承印物表面的一種工藝。燙電化鋁在目前的印刷中是一種常用的印后工藝,除了傳統的燙金、銀外,現在已有上百種顏色的電化鋁可供選擇,如能靈活應用,一定會使印品的檔次得到提升。
12、局部UV:
UV是近些年來用得比較多的印后工藝之一,除四色UV油墨外,最常見的就是透明UV了,通過絲網或膠印,可在印品表面整體或局部使用,增加印品表面光潔度及突出某部圖案。由于制版種類不同,有皺紋、磨砂、折光、七彩、發泡等效果。
13、壓凸凹
和燙印類似,也是做壓凸版、壓凹版后用壓痕機在紙面上做效果的一種方式。燙金、壓凸凹、做UV這幾種工藝都需要單獨做菲林,通常要注意以下幾點:
A、燙金(銀)版、壓凹為正陰圖,要燙印、壓凹部分為反白,其余部分為黑。
B、壓凸、做UV通常為正陽圖,即要做工藝部分為黑,其余部分為白。
14、覆膜:
也稱過膠。是指在紙張表面用膠水把薄膜和印品覆在一起的工藝。以透明塑料薄膜通過熱壓覆貼到印刷品表面,起保護及增加光澤的作用。通常用于增加印品的強度和保持印品的表面干凈、增加附加值和防偽性等。常用的膜有光膜、啞膜、鐳射膜等。如書封面、手提袋、包裝盒等通過覆膜使印品表面不致于在使用中受到污染。如先過膠再做UV,此時的光膜、啞膜要使用正反面經過電暈處理的UV光、啞膜,價格較普通光、啞膜要高。
15、壓紋:
也稱壓花。是指用經過電腦雕刻有花紋輥的設備或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經過強壓加溫,使印刷品產生塑性變形,使紋路壓在紙上,從而對印刷品表面進行藝術加工的工藝。通過壓紋處理,能使印品看起來有布料、石料等表面的感覺,能增加印品的檔次。通常用的紋路有布紋、桔皮紋、剛古紋(條紋)、樹皮紋、織絹紋、金沙紋等。
16、跨頁:
一般是指同一幅圖案和內容擺在相鄰的兩個頁面上,多用于畫冊、折頁等印品上。在印刷中,這種設計經常會出現跨頁不整齊、色彩不一致的情況,產生這種情況有如下幾類常見因素:
A、跨頁不整齊。由于印刷時紙張是要經過輕微粘水的,在較干燥的季節,紙張很容易產生變形而導致印刷背面時無法對整齊。
B、設計跨頁時盡量不要使用較小的文字做跨頁。因為一旦產生上述原因,會使文字對位不準確,產生閱讀困難。
C、產生色差,印刷時由于拼版、折頁等因素影響??珥摰漠a品經常被分在不同的版面上,在印刷時由于紙張變形、墨路不一致等原因,造成色差。
17、菲林:
英文film的譯音,我國通常稱為膠片。是現行的承載網點的中間介質,此方式已過時,并逐漸被CTP所替代。
18、網點:
印刷的過程就是一個像素網點轉移的過程,相關于網點的知識細節對于工藝師和制版人員是很重要的。




19、勒口:
是指畫冊或書籍封面、封底多加出的部份。例如,大度32K畫冊一般成品為14×21cm如14cm這邊加勒口,計算封面尺寸時為14×2加書脊厚度再加勒口尺寸,勒口尺寸最長不超過12cm,也就是說勒口最長也要比封面短2cm左右,否則會給裝訂造成麻煩或整書報廢。無論是畫冊或是書刊,帶勒口的裝訂都比不要勒口的麻煩,通常要先把內芯訂好,理齊后把有勒口那邊書芯切為成品,包好書,折好勒口后再切天頭、地腳。不過用勒口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20、精裝書各部位名稱

21、CTP印版:
英文名稱為Computer To Plate。意思為不用菲林(膠片),計算機直接制版。這種版材表面涂布和目前常用的PS版不一樣。它的涂層經制版機上激光直接照射后生成網點,經顯影后制成和普通鋁版一樣的印刷版,由于未經過菲林轉移,網點層次較好,印刷質量也比常用版好,近年來由于CTP版材價格的不斷下降,目前已成主要的印刷制版方式。